枣庄病是一种白血病的亚型,起病较急,进展较快,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,可能会危及生命。枣庄病患者一般以贫血为首发症状,同时常伴有脾脏肿大,可伴有乏力、盗汗、低热等症状,可以根据症状,结合血常规、骨髓穿刺、胸部CT、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,确诊后根据病情采取化疗、靶向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。
1、症状:枣庄病患者早期表现为贫血症状,如面色苍白、乏力、头晕、心悸等。贫血严重时可出现面黄褐色、口唇紫红等表现,甚至会出现失代偿性贫血,表现为头晕眼花、耳鸣、晕厥等症状。此外,还可出现原始淋巴细胞、巨噬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;
2、血常规: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,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,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减少,少数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。一般以白细胞计数降低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,但有时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;
3、骨髓穿刺:骨髓穿刺是诊断的主要依据,可表现为骨髓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,有单核细胞、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现象,但骨髓涂片中很少见到原始和幼稚细胞;
4、胸部CT:可表现为胸骨下段多发的局限性白质损害,是诊断的主要依据。CT检查表现为肺门处淋巴结肿大,常伴有脾脏肿大;
5、超声:可表现为脾脏肿大、脾脏结构不均匀,有时脾脏明显肿大,肿大的脾脏质地较软,有时脾脏表面光滑,实质回声增强。
此外,骨髓穿刺仅能帮助确诊,而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,临床上一般需要结合症状、体征、血常规、骨髓穿刺、免疫学检查等多项检查,才能确诊枣庄病,并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