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,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,原发性肿瘤多数发生于纵隔,原发性淋巴瘤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,其中以小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较常见。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,可能与遗传因素、免疫因素、EB病毒感染、环境因素等有关。
1、遗传因素:原发性淋巴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,如果家族中有患病的患者,其他家族成员患病的风险会相对增高;
2、免疫因素:原发性淋巴瘤的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相关的免疫标记,如免疫球蛋白、抗原等,而免疫球蛋白可以与体内的一些抗原相结合,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,使其杀伤肿瘤细胞,同时也可以将肿瘤细胞通过免疫系统清除;
3、EB病毒感染:EB病毒属于一种人类疱疹病毒,也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,能够诱导或者抑制病毒复制。如果体内存在EB病毒感染,可能会导致淋巴组织增生,从而引起原发性淋巴瘤;
4、环境因素:如果患者长期或者长期处于有辐射、有污染的环境中,也可能会诱发原发性淋巴瘤。如长期接触杀虫剂,导致患者身体受到杀虫剂的损伤,DNA修复系统受到影响,导致原发性淋巴瘤的发生。
除此之外,若是患者长期暴露在有致癌物质的环境中,如长期接触石棉等,也可能会诱发原发性淋巴瘤。因此,对于存在原发性淋巴瘤的患者,建议及时入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进行淋巴结切除术、放疗、化疗、靶向药物治疗等治疗,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生存期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