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,由于细胞分化停滞在某个阶段而无法正常造血,导致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、累积,同时会抑制人体的正常造血。临床上,一般给予化学治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中成药治疗等药物。
1、化学治疗:通常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治疗,主要是应用酪氨酸激酶、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,常用药物为伊马替尼、尼洛替尼、达沙替尼、奥沙利铂、卡铂、环磷酰胺、长春新碱等;
2、靶向治疗:在进行化学治疗的同时,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应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,常用药物为伊马替尼、尼洛替尼、达沙替尼等,有助于控制疾病,延长患者的生存期;
3、免疫治疗:一般是应用伊利替尼,属于第一代抗肿瘤药物,能够阻断酪氨酸激酶的活性,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。在临床上,常与化疗联合应用;
4、中成药治疗:慢性白血病常见症状有乏力、盗汗、体重减轻、脾肿大等,还可能出现出血、感染等。此时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健脾化湿药物,如白术、茯苓、猪苓、杜仲等,能够降低白细胞,同时促进脾脏缩小,从而改善造血功能。
此外,还可以应用干扰素、羟基脲等药物进行治疗,有助于控制病情。在日常生活中,慢性白血病患者应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同时需要均衡饮食,可以适当摄入牛奶、鸡蛋等高蛋白食物,以及菠菜、猪肝等富含维生素或者矿物质的食物。另外,还应保持心情舒畅,以积极、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疾病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近年来,白血病患者苦寻合适的骨髓捐献志愿者,或因高额的移植费用而无法手术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,于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紧密联系起来,认为若没有合适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,甚至有的家属在病人确诊白血病后,对医生所要求的马上进行化疗的做法并不认同,并且会质疑为什么不做骨髓移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