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岁以下小孩患白血病,可能与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病毒感染、免疫因素等原因有关。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,可能伴有贫血、发热、出血、肝脾肿大等症状。
1、遗传因素:15岁以下小孩中,有白血病家族史的患者比例约为8%,因此有血缘关系的人患白血病的风险比较高,如急性白血病的患者;
2、环境因素:15岁以下小孩的骨髓具有生长、增殖和分化的能力,但不会随意地将其分化为成熟或不成熟的细胞。如果长期处于射线、微波、超声、甲醛、苯等有害物质的环境中,或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,会导致DNA突变,从而导致白血病;
3、病毒因素:感染病毒是白血病的重要病因。临床上,约1/3的白血病患者有皮肤黏膜的皮肤损害,尤其是成熟淋巴细胞的数量或质量发生异常。病毒性白血病多见于3-9岁的小孩,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小孩;
4、免疫因素:15岁以下小孩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结节病等免疫系统疾病,可能增加白血病的发病几率。
除此之外,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,如某些物理因素,如放射线、y射线等,或者某些化学因素,如苯、烟草等。15岁以下小孩患白血病后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,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。同时需要注意防止感染,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,保持居住环境卫生,避免受到外伤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近年来,白血病患者苦寻合适的骨髓捐献志愿者,或因高额的移植费用而无法手术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,于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紧密联系起来,认为若没有合适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,甚至有的家属在病人确诊白血病后,对医生所要求的马上进行化疗的做法并不认同,并且会质疑为什么不做骨髓移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