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白血病的患者,多是由于病毒感染、遗传因素、物理因素、化学因素等原因所引起,发病人群多为青少年,出现急性白血病时常表现为贫血、发热、出血、淋巴结肿大、肝脾肿大等症状。急性白血病的患者19岁,通常属于高危人群,需定期进行相关检查,以明确诊断,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。
1、病毒感染:如EB病毒等,感染后易诱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,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、脾脏肿大、皮肤出现红色丘疹等症状。此时需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,可使用阿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。另外,巨细胞病毒感染也会引起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,患者也可出现皮肤紫癜等症状,此时需要给予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;
2、遗传因素:急性白血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,如果家族中有急性白血病的患者,其他家族成员患病的风险会有所升高;
3、物理因素:如果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或者有毒化学物质,也可诱发急性白血病,如处于甲醛超标的房子,吸入放射性核素后,可能会诱发急性白血病。出现急性白血病时,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出血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,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化疗或者骨髓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;
4、化学因素:如果经常接触苯,或者含有苯的有机溶剂,也可能会诱发急性白血病,有时还会出现头晕、乏力、面色苍白等症状。如果急性白血病处于急性期,患者需避免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,还可以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靶向治疗。
如果患者出现急性白血病,需积极给予化疗,同时也可给予放疗,还可给予柔红霉素、阿糖胞苷等药物进行化疗。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自身情况,如果出现发热、出血等不良反应,需及时就医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近年来,白血病患者苦寻合适的骨髓捐献志愿者,或因高额的移植费用而无法手术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,于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紧密联系起来,认为若没有合适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,甚至有的家属在病人确诊白血病后,对医生所要求的马上进行化疗的做法并不认同,并且会质疑为什么不做骨髓移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