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是否得了白血病,主要通过临床表现、血常规检查、骨髓穿刺、血液生化检查等来进行判断。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,可抑制正常血细胞生成,甚至导致血小板减少,从而引发出血、感染等症状。
1、临床表现:当婴儿出现面色苍白、疲乏、活动无耐力、体重减轻、反复鼻出血或牙龈出血等症状时,应考虑白血病的可能;
2、血常规检查: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增多,比例失常,且血红蛋白、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,血涂片见大量不成熟的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,做血涂片时可观察到原始和幼稚细胞。此外,还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检查,如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,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,血尿酸水平增高,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等;
3、骨髓穿刺:骨髓穿刺是用一根细针,在婴儿的骨骼干骺端抽取少量骨髓,然后将骨髓细胞涂片后,通过显微镜观察,以判断骨髓是否有增生异常,是诊断、治疗、预后分层和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;
4、血液生化检查:如有凝血因子明显减少,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,血清γ-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也增高等,则说明有肝脾肿大的可能。此外,还可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,如果发现特异性的抗体增高,也可考虑有白血病的可能。
由于婴儿的免疫功能较差,容易出现感染,因此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婴儿的护理,尽量避免带婴儿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,以免引起交叉感染。如果婴儿出现上述症状,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帮助下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近年来,白血病患者苦寻合适的骨髓捐献志愿者,或因高额的移植费用而无法手术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,于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紧密联系起来,认为若没有合适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,甚至有的家属在病人确诊白血病后,对医生所要求的马上进行化疗的做法并不认同,并且会质疑为什么不做骨髓移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