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白血病,主要看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指标、白细胞指标、血小板指标。另外,还要看骨髓穿刺的结果,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白血病。
1、血红蛋白指标:一般在白细胞下降到正常值以下,血红蛋白在下降到正常值以下,同时白细胞计数也在正常值范围内,此时需要警惕白血病;
2、白细胞指标:在白细胞下降到正常值以下,同时单核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比例的降低,大于百分比,也需要考虑患者是否患有白血病;
3、血小板指标:血小板计数小于100×10^9/L时,需要警惕患者是否患有白血病,此外,如果血小板大于300×10^9/L,但是并没有出现过高的情况,也要考虑是否为白血病引起的现象;
4、骨髓穿刺的结果:在白细胞下降到正常值以下,同时单核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比例的降低,大于百分比,且存在细胞形态的异常,也要考虑是否为白血病。
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贫血、血小板减少以及白细胞增高的情况,还会由于血液内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失控,而出现脾脏的肿大、淋巴结肿大、骨骼关节疼痛、牙龈增生或者骨骼变形等症状。此外,白血病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特殊的面容,如面色苍白、机体消瘦、头晕、乏力等。如果怀疑是白血病,建议及时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,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情况,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,如遵医嘱使用化疗药物,包括甲氨蝶呤片等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近年来,白血病患者苦寻合适的骨髓捐献志愿者,或因高额的移植费用而无法手术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,于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紧密联系起来,认为若没有合适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,甚至有的家属在病人确诊白血病后,对医生所要求的马上进行化疗的做法并不认同,并且会质疑为什么不做骨髓移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