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

预防白血病,远离高危因素是关键

2011-01-07 00:52:0039健康网
栏目关注:
核心提示:白血病的病因至今还不完全清楚。病毒是主要致病因子。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、化学毒物或药物、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,染色体内基因结构的改变直接引起细胞发生恶变。<br>

  白血病的病因至今还不完全清楚。病毒是主要致病因子。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、化学毒物或药物、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,染色体内基因结构的改变直接引起细胞发生恶变。

  免疫功能降低有利于发病。同其他癌症一样,白血病虽然不能做到完全预防,但针对一些发病因素,也能取得相对预防的效果。

  首先,不要过多地接触X射线和其他有害的放射线。

预防白血病,远离高危因素是关键

  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要做好个人的防护,加强预防措施。婴幼儿及孕妇对放射线较敏感,易受伤害,妇女在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过多的放射线,否则胎儿的白 血病发病率较高。不过偶尔的、医疗上的x线检查,剂量较小,基本上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。

  其次,不要滥用药物。

  使用氯霉素、细胞毒类抗癌药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小心谨慎,必须有医生指导,切勿长期使用或滥用。

  第三,要减少苯的接触

 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,引起人白细胞、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诱发白 血病。从事以苯为化工原料生产的工人一定要注意加强劳动保护。

 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,从目前研究来看,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,但某些因素可使白血病的发病率上升。

  (1)病毒因素 这是当前比较公认的病因。RNA肿瘤病毒在鼠、猫、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,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。易引起白血病的病毒是指寄生于人体造血细胞内的核病毒或C型RNA肿瘤病毒,而不是人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或心肌炎病毒。由于正常人体内有控制这种C型RNA病毒的机制,故使它不能发病。如果人体的控制系统失调,这种肿瘤病毒在某些酶(逆转录酶)作用下,可使造血细胞变成白血病细胞,发生白血病。

  (2)放射因素 人们最早发现,从事放射线工作人员,接受放射线治疗的非白血病患者容易得白血病。有确实证据可以肯定各种电离辐射条件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。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,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。然而,小剂量的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,仍不确定。

  (3)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。如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。某些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如氮芥、环磷酰胺、甲基苄肼、VP16、VM26等,都公认有致白血病的作用。

  (4)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。有人进行白血病家族调查,发现单卵性双胎中如一人患白血病,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较常人增加5倍,比双卵性双胎的发病率高12倍。这说明白血病与遗传有关,认为某些遗传物质——染色体发生了突变招致白血病。

 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白血病的预防,不要过多地接触X射线和其他有害的放射线。婴幼儿及孕妇对放射线较敏感,易受伤害,妇女在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过多的放射线,否则胎儿的白血病发病率较高。不过偶尔医疗上的x线检查,剂量较小,基本上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。

  白血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结果,根据研究表明,具有以下情况者,其白血病的发生率可能高于普通人。

  近亲结婚所生子女:近亲结婚的后代,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的后代高出 150倍,这些孩子经常会发生染色体变异,因此更容易得上白血病。

  具有化学药物、毒物接触史:生活在油田、化工厂附近,或长期接触化工制剂的人群更易患病。

  与汽油长期接触:汽车驾驶员与含苯的汽油长期接触,造成患白血病的几率高。因此,长期开车的人应经常到医院验验血常规,如果过去血常规正常,在开车后出现白细胞下降,又不是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,就说明对苯很敏感,要格外小心。

  长期接触染发剂:临床上发现,白血病病人通常有长期染发的历史。在这点上,儿童、老年人与怀孕妇女尤其需要注意。

  有用违禁药物治疗牛皮癣、类风湿史:很多治疗牛皮癣类风湿的所谓“祖传秘方”中,都含有大量的乙亚胺、乙双吗啉,它们是诱发白血病的罪魁祸首。

  长期滥用减肥药物:一些爱美的女孩子为了追求苗条,会大量服用配方不明的减肥药物。其实她们不知道,这种行为已悄悄地将其带进了白血病的陷阱。

  大量吸入装修污染气体:据检测,各种板材、乳胶漆和新的家具等,都含有化学合成物质,这些物质可逐渐释放出有毒气体。这也是长期生活在新装修的环境里,容易发生白血病的原因。

  曾受到过辐射者:照射X线或伽马射线后,由于接受大量放射性元素,也会诱发白血病。

  不要滥用药物。使用氯霉素、细胞毒类抗癌药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小心谨慎,必须有医生指导,切勿长期使用或滥用,远离染发剂,远离有害气体。

    39健康网( 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
(实习编辑:陈衍)
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
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  

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,中国互联网百强,于2000年3月9日开通,中国历史悠久、规模最大、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。多年来,在健康资讯、名医问答、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,引领在线健康信息,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。

特别策划
举报/反馈
链接地址:*
举报内容问题:*请选择举报类型
原创文章链接:
其他理由:
更多问题及建议:
联系方式: